5月13日至16日,漁機所副所長諶志新帶隊,組織漁機所漁業裝備安全與檢測技術科技創新團隊成員、中國船級社實業有限公司總部及分公司相關人員,赴廣東省廣州市、湛江市相關單位開展深遠海養殖設施標準化工作調研。

調研組先后赴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州文沖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湛江灣實驗室、湛江市藍色海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開展實地調研與技術交流,調研內容覆蓋深遠海養殖設施設計、建造、運營和管理全鏈條。調研組通過實地參觀、專題匯報、座談交流等形式,圍繞深遠海養殖設施現有規范標準的執行情況和制修訂需求,就規范標準中錨泊要求、網衣負載、結構強度、連接強度、波高選定等技術指標的適用性、適漁性展開探討,全面掌握廣東省深遠海養殖設施及標準化現狀。

諶志新副所長指出,深遠海養殖設施標準化工作應以提高現有標準適漁性、填補標準空白為切入點,構建設施、魚類和人員安全性、經濟性、適漁性相協調的深遠海養殖設施標準體系;深入開展對標工作,對比國際先進標準,針對標準中的不同指標要求開展國內適用性研究;發揮漁機所專業優勢,深入分析養殖設施適漁性及經濟效益,為深遠海養殖產業提供更科學、合理和實用的指導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