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海洋和淡水物種的分布。在一個變得溫暖的世界里,在大多數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湖泊,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會減弱,但在高緯度地區則會增強。溫度的增加將會影響魚類的生理過程,導致對漁業和水產養殖體系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氣候變化正在影響著個別生物過程的季節性,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海洋和淡水食物鏈,對魚類的生產帶來不可預測的后果。
2、對食物安全的影響
水產品的可供性。由于棲息地、資源量以及物種分布等的變化,對水產品的可供性產生正負兩方面的變化。供給的穩定性將受到季節性變化的影響,生態系統生產能力的不確定性增加,供給風險增加,可預見性降低,從而可能對供應鏈成本和零售價格產生大的影響。
3、可實現的氣候變化緩減措施
減少捕撈努力量和船隊捕撈能力以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技術創新可包括捕撈作業和養殖生產中降低能源消耗以及更具效率的漁獲物處理和配送系統;遺傳多樣性的可持續利用。對減緩氣候變化對食物安全和謀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應該加以更好的了解。
4、在漁業捕撈生產體系中的氣候變化緩減
捕撈漁業雖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份額相對較少,但有責任盡最大努力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如,削減無效率的船隊結構(如,過度的捕撈能力,過度捕撈等),增強漁業管理減少魚獲物損失/增加廢物循環利用將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5、在水產養殖生產體系中的氣候變化緩減
制定支持減緩氣候變化的政策,重視資源的準入和使用,生產方案以及諸如認證等與市場相關的措施,鼓勵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的措施的透明性等。像捕撈漁業一樣,需要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分析(LCA)?;蚋脑旒夹g可能具有特別有效的效果。
6、漁業作業的碳足跡
在捕撈作業及隨后的產品運輸,加工和儲藏期間,這一系列的漁業活動都有溫室氣體排放。工業化漁業比小規模漁業排放更多的溫室氣體。而燃油的效率首要的是由發動機、船舶推進和傳動裝置的特性所決定的。任何鼓勵“追捕魚類”的管理措施會造成增加發動機功率的動機。
7、水產養殖生產的碳足跡
有些品種和系統如蝦、鮭魚和海洋肉食性動物,雖然在總的養殖生產中只有小部分使用高能量飼料或要求高能量系統,但仍然使碳足跡很高。一些發展中國家重點養殖生產高價值但高耗能的物種用以出口。這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可能更易遭受經濟上的風險,需要權衡評估將來的發展。
8、魚獲物處理的碳足跡
魚獲物處理包括儲藏,包裝,運輸和食物消費后的廢物,所有這些都與二氧化碳排放有聯系。特別要關注的是與空運相關的部分。產品的形式也會對二氧化碳排放有重大影響,包括包裝中具體的耗能,產品的形式還會影響到與運輸方式相關的用于保持產品質量和價值的有關選擇。許多發展中國家賴以獲取寶貴的出口收入的魚品貿易,也對碳足跡有著重要的影響。
(本網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