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SYMAPA目標旨在創新貝類養殖,為被動性捕撈開發成功誘餌技術套裝,以及為智慧水產養殖開發工具。
在過去三年執行該項目期間,在沿海地區廣泛測試了養殖貽貝、牡蠣和海藻的海上養殖場與使用創新誘餌技術的被動性捕撈業務在同一海上空間的組合運營,并取得成功。比利時允許在海上風力發電場從事養殖和被動性捕撈業務。
項目測試顯示,光、聲以及氣味似乎是在海上多物種養殖場的海底被動性捕獲更多魷魚(墨魚)、蝦和其它魚類的可獲得成功的技術方法。執行該項目的數據科學家還開發出了可以讓海上養殖場營運者更好地安排出海頻次的工具。被項目采用的被動性捕撈作業工具是“籠捕”,它附有浮子,被放置在養殖場的海底,魚和其它海洋動物被誘捕至籠中,這種選擇性捕撈方式誤捕少,對海底無影響或影響小,且油耗低。捕籠每天清空也增進了漁獲質量。
在項目測試中顯示,使用光、聲,可能還有氣味,可優化被動性捕撈的漁獲能力。如,通過使用熒光紗線,墨魚的被動性捕獲量達到了原先的十倍;在捕籠中使用LED燈則顯著增加了蝦的漁獲;播放進食聲音以及添加香蕉氣味分別可增加圓體魚類和鰈形魚類的捕獲量。
SYMAPA項目還對貽貝養殖進行了優化,取得了每米產出貽貝16千克的好成績。經過優化,海上養殖設施經受住了風暴,沒有損壞。比利時所處的北海的自然條件對海藻養殖似乎是個挑戰,他們正在對垂直養殖法展開進一步測試。總之,項目顯示,海上養殖和被動性漁業之間協同組合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