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上海主城區封控以來,漁機所赤峰路63號園區的守護就交由了所區封控核酸篩查臨時管理工作小組(以下簡稱:封控臨時管理小組)。封控臨時管理小組是由一群居住在集體宿舍的年輕黨團員干部組成,他們臨危受命,訂立“零感染”的工作目標,迅速制定應急管理工作方案,對封控期間所區防疫工作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安排部署。
封控初始,在所領導和有關處室的統籌安排下,依照封控前商定的預案思路,所區集體宿舍住宿人員的日常飲食起居、核酸檢測和安保巡邏等井井有條,管理工作或許壓力不大。然而,上海本輪新冠疫情來勢兇猛發展很快,遠遠出乎人們的預料,封控!封控!封控!隨著每天陽性病例快速增長,所區周邊陽性病例不斷出現,短短幾天,所區疫情防控形勢驟然嚴峻,餐飲物資保障、無交集人員核酸檢測、消殺與安全巡查、情緒安撫等工作都成了一個個極大的挑戰。
怎么辦?依照原定封控日期而制定的計劃安排一下子全亂了。關鍵時刻,所領導進一步強化對所區疫情防控的指揮,實時關注所區防控情況,堅持“疫情防控與生活保障”并舉的策略,要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盡一切可能聯系生活保障資源,密切關心留所人員的思想動態,堅決落實“零感染”目標任務。封控臨時管理小組五位同志馬上進入戰斗狀態,他們緊緊依靠所領導的指揮,認真梳理工作思路,研究調整工作方案,精心安排抗疫和生活物資,認真落實“足不出戶”的防控要求,編制形成了《所區及集體宿舍防疫工作手冊》,將各項工作安排的有條不紊、井然有序。

疫情防控不松懈
封控臨時管理小組對留守人員流動進行嚴格管控,所有人員不得擅自離開宿舍,如因緊急事宜需進入所辦公樓,要求向管理小組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離開宿舍,并嚴格落實微信簽到、簽退登記。此外,管理小組成員還安排了一天兩次的巡邏,切實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隱患。

為盡可能降低所區安全風險,封控臨時管理小組高度注重日常消殺工作,先后制定了多項工作管理方案。在餐食衛生管理方面,管理小組堅持做到餐前對餐具、桌面等進行消毒,餐后對整體空間進行消殺。在物資消殺方面,一律實行“5+4”消殺模式,即對運輸物品及相關環境進行先后5次消殺,同時還對運輸物資志愿者進行4次個人消殺衛生管理,切實阻斷外部感染源輸入。

日常生活有保障
封控臨時管理小組協調組織5個做飯團隊輪流為留所人員提供餐飲服務,優化形成洗菜、切菜、燒菜、清洗以及餐食發放等一整套流程,既保證了餐食的順暢供應,也讓全體留所職工和學生以志愿者的形式積極參與到為大家服務中去。

為確保所區封控人員的身心健康,封控臨時管理小組積極與所領導、各有關部門負責人不定期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對集體宿舍職工和學生進行在線關懷與慰問;對集體宿舍全體人員以志愿者方式進行統一調配,安排協助核酸檢測、物資消殺、巡樓檢查、衛生值日等志愿服務工作,既保證了閉環管理,又能讓志愿者們在不聚集的情況下適當勞動、強身健體,確保大家的良好情緒。

遠超原計劃時間的封控管理,生活物資保障是擺在眼前的一大難題。封控臨時管理小組一方面將封控前采購的、租賃所房屋開辦餐廳的后廚留余的等物資進行集中管理,另一方面積極發動全體人員多渠道線上采購,同時還先后得到了上海市四平路街道大連西路四弄居委、青島藍色糧倉有限公司、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的愛心捐贈,最終建立起了較穩定的生活物資保障。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區封控臨時管理小組將嚴格按照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指揮部署,帶領全體留所職工與學生齊心協力、同舟共濟,守護好所區安全,爭取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