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比目魚養殖技術,該技術利用特定顏色的光源對比目魚進行照射,從而縮短養殖周期,成魚重量也較之傳統養殖方法大幅度提高。
這項技術的開發者北里大學海洋生命科學部的高橋明義教授,其是在研究解決養殖鰈魚背部黑化問題的過程中,無意發現的這種現象,從而進一步深入研究。通過其深入的對比研究得知,在給餌、水溫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使用白色、藍色、紅色、綠色光源進行照射,2個月后,紅色光源照射的比目魚重達52克,白色重達56.6克,藍色重達63.9克,綠色則達到了73.3克。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應該是不同光源,刺激比目魚分泌荷爾蒙的效果不同,比目魚一般生活在海底數十米深處,能夠達到那個深度的光源顏色為綠色,故利用綠色光源模擬營造適合其生存的環境,養殖效果才更為理想。
大分縣的比目魚養殖總產量在2019年達到了643萬噸,為日本全國之最,為了更好地了解該技術的應用情況,本次實地考察了大分縣佐伯市東和水產的比目魚養殖情況。該公司的養殖池塘通體綠色,房梁上掛滿綠色LED燈,每天12小時對養殖池塘進行照射。池塘中的比目魚與傳統方式養殖的相比,不停地來回游動,更顯活力,尤其在投餌喂食期間,更為明顯,全部聚集在水面,不停跳動搶食,畫面極為壯觀。
東和水產負責人増野慎一表示,通過這種方法養殖的比目魚,成魚重量約為傳統養殖的1.6倍,并且出貨時間也大大縮短了約9個月。建造這樣的養殖池塘,所需LED燈費用約為10萬日幣,耗電量也不高,設備及生產成本都不高,伴隨著出貨時間縮短,人力及燃料費也大大降低,每年可節約成本約300萬日幣左右。目前大分縣將這項技術作為該縣主導的養殖技術在全縣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