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正在研發一款名為“SeaFisher”的深海養殖網箱,旨在將魚類養殖擴展道更深的海域,以緩解近海水域的壓力。該網箱總容積高達96,000立方米,可容納24,000條魚,這些網箱兩兩并排,方便監控、喂養和收獲,除了養殖多種魚類,SeaFisher還能夠養殖海藻,同時利用魚類的糞便作為海藻的肥料。
為了確保在輕巧結構下,依然保持出色的強度,該網箱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道、定制支架和連接器構建,以輕松應對惡劣的深海條件。與傳統的近海網箱不同,SeaFisher設計獨特,在面對暴風雨等惡劣天氣時,可以通過管道注水,快速沉入海底20米以下,待風暴過后,將水排出,網箱將再次浮出水面,這一設計大大減輕了風浪對網箱的沖擊,確保魚群安全。此外,通過前置的防護罩和防撞網,可有效阻止漂浮物和捕食者的入侵,確保魚類免遭侵害。
據悉,SeaFisher的初步成本是600萬美元,遠低于北半球其他養殖網箱的造價,這不僅有望降低深海養殖的成本,并相較于現有網箱,其生產能力可提高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