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纖維技術可減少循環水養殖系統中的異味和水霉,提高養殖效率并改善魚類質量。
01RAS系統異味從何而來?
在水產養殖領域,循環水養殖系統(RAS)具有高效、環保的特性。然而,異味困擾是RAS系統中一直存在的一個棘手問題。
這些異味通常由水中的微生物(如細菌和藻類)代謝產生的化學物質引起,例如土臭素(geosmin)和2-甲基異莰醇(MIB)。
這些異味物質通過魚鰓和皮膚被吸收,導致魚肉產生土腥味。雖然這些物質本身對人類和魚類無害,但它們卻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和市場銷售。
02 新的解決方法
芬蘭的自然資源研究所(Luke)和VTT技術研究中心聯合開發了一種創新解決方案,利用化學處理過的纖維材料來捕捉水中的異味物質。
在Luke的實驗水產養殖設施中,研究人員對14種常見的異味物質進行了測試。
通過將部分水體通過這些處理過的纖維材料,研究表明,經過處理的纖維能夠有效地捕捉和濃縮這些異味物質。
測試表明,經過處理的纖維材料中積累的異味化合物濃度比未經處理的水中高出1,000倍。這說明該材料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異味物質。

經過這種處理后,魚中的異味水平降低到人無法察覺的水平,證明了該技術具有改善養殖魚質量和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的潛力。
此外,研究還發現,該纖維材料能有效捕捉水霉孢子,減少水霉對養殖魚類的影響。水霉是全球養殖業的常見病害,特別是在鮭魚等魚類的養殖中,每年可導致高達10%的生產損失。
03技術優勢與前景
這一新技術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高效、安全的去污能力。相比傳統的異味去除方法,該纖維材料無毒無害,可顯著改善養殖水質和魚類品質。
目前,Luke和VTT已為該技術申請了專利,并計劃通過進一步的實驗來驗證其在商業規模上的應用。
Luke的研究經理Petra Lindholm-Lehto表示,他們正在尋找資金支持,以擴大實驗規模,并開發出可供商業化應用的產品。
研究所的生物經濟與環境部主任Jani Lehto也表示,這項技術有望顯著提升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并推動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