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水產技術公司Pan Ocean Aquaculture推出了一項名為Marinova的新項目,計劃開發一艘用于遠洋養殖鮭魚的船只,在全球范圍內生產并運輸鮭魚。
這艘養殖工船將基于一艘長229米、寬32米、深20米的巴拿馬型油輪改造而成。船上采用全封閉流通式養殖系統。水源從船體底部吸入,船只的前進運動會推動水箱中水體交換,進水和排水得到持續過濾和處理。因為海洋環境中水源充足,這種養殖系統無需進行水的循環使用。船只能夠全年保持12-14°C的理想水溫,預計僅一年時間幼魚就能長到5公斤。與陸基養殖相比,這種海上養殖方式能夠避免因季節變化導致的生長停滯,提高魚類生長的效率。
此外,該船將采用風力輔助旋翼帆,以緩慢而穩定的速度航行,降低燃料消耗,并減少碳足跡。船上的一半空間將用于安裝養殖水箱,其余空間將配備飼料儲存裝置、過濾系統和其他設備。該養殖工船預計可容納約90萬條魚,相當于約3,500噸去頭去內臟(HOG)鮭魚。
02
項目陣容強大
項目背后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團隊,該公司聯合創始人Mark van Leeuwen和Philip Schreven曾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開展過近海水產養殖項目。他們還建造了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海峽1號”。
該公司還聘請了Mowi的前高管Alan Cook來幫助項目順利啟動。Philip Schreven表示,項目的構思最初源于公司在馬耳他開展的陸上孵化場項目,由于場地空間受限,團隊開始設想海上孵化場,最終發展成如今在油輪上建立完整養殖場的大膽計劃。在船上養魚的概念并不是新鮮事,中國國信發展集團自2022年起就在運營一艘水產養殖工船“國信一號”,為國內市場養殖大黃魚。但Alan Cook表示,此次項目是“獨一無二的”。它專門針對三文魚養殖,又在船舶技術、養殖系統、環保標準等方面進行了創新。
03
資本募集與發展計劃
該公司計劃通過融資募集3,700萬美元股權資金和2,900萬美元債務資金,總共6,600萬美元(約4.8億人民幣)。該項目初步計劃先通過建造一艘船進行概念驗證,待項目穩定后,計劃擴展至17艘船的船隊。每艘船的生產能力相當,最終達到年產近60,000噸的規模,使該公司成為全球十大鮭魚養殖公司之一。
項目的第一艘船將航行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之間,但它將主要停靠在美國港口并將鮭魚銷往美國市場此外,養殖船每隔四個月會進港一次,以便進行船員更換和船只維護。雖然巴拿馬型油輪適合停靠大多數港口,但考慮到需要將魚保持在最佳海水溫度,因此存在一些地理限制,船只無法進入一些熱帶地區。
04
建設時間表
該公司希望將此次籌集的資金用于改裝第一艘船,并表示最有可能是在中國造船廠進行改裝。整個改造過程包括安裝水產養殖系統,預計需要12-14個月時間。如果項目在今年第二季度末之前完成融資,那么建設工作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啟動。

Alan Cook表示,按照計劃,第一批幼魚將于2026年第四季度投放,預計一年后可完成首次收獲。目前,項目的主要瓶頸在于幼魚的供應,團隊正在與挪威、愛爾蘭、蘇格蘭和加拿大等國的魚苗供應商進行洽談。除了養殖工船,項目還將建設孵化場、收獲和加工設施來支持船隊運作。